今天在臉書上遇到國中可能會哈啦幾句的同學 不熟
無意間扯到了金錢的觀念
其實那些論點對我來說也是老生常談 我也知道自己的存錢"體質"如何
對於生活費頂多打平的學生族而言 要如何存錢這檔事我也思考過很多次
八千生活費 包括打系隊還有每周的氣功課以及水電瓦斯網路 外加自己所有治裝費
雖然也是可以和家裡拿 要怪就怪自己臉皮太薄做不到XD
當自己的很多同學、同輩的家人、好朋友開始賺錢 開始規畫金錢流向和分配
其實很幸運地 我還不用擔心太多
當然也會煩惱如果換做是自己 如何要在有限的資源內擁有自己的生活品質
又兼顧未雨綢繆地存上一筆錢呢
我發現自己一直以來的缺點
對話中敢不留情面把別人看扁把自己提高 那這種人這種對話對我來說應該不用繼續了
我這個人最機車了 話不會講滿 會等著看別人反應
懶得多說什麼直接恩恩啊啊噢噢好喔帶過
對於那種太過自信的人 從來就和我八字不合(攤手)
誰能保證眼前的那個人 沒有經歷或思考過你那些自信滿滿的歷程呢
這也許是我要改進的地方=P
那為什麼其實對話當下還是會感到些微不舒服呢= =
嘖嘖 一定是個性太爛XD
其實不是永遠存不了錢 而是花錢的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先不論日常吃飯平均花費
系羽這樣下來開銷絕對超大 然後還有氣功課
如果這些累計起來(對於實力疊加上去,這無疑是一種累計)還是很可觀
我也不會走到哪一定有杯starbucks感覺很潮一樣 從city cafe換成自己磨豆子煮咖啡
我主力也不會花在每年有什麼流行style
另外我也不住家裡 還有包水包電包網路包房租 爽一點包個三餐
然後逛街還帶個老媽去 治裝費也省了
我老媽哪有那麼好= =
娛樂開銷最大就練球 頂多再加個300/月左右的電影 這是我的娛樂
最近兼了個家教已經打破自己"要賺外快一定要和自己以後應用相關"的原則了
我也想要金錢自主權(攤手)
老實說也不清楚以後畢業起薪多少 目前對我來說 不重要
哪些錢是投資腦袋 投資實力 投資一輩子的興趣 我自己清楚得很
看著外面理財的書賣得嚇嚇叫 在翻閱完 也試著買了兩三本來看以後
發現很多東西就是大同小異
我還在思考那些教人存錢以後 and so WHAT?
也許是存一筆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很多是拿來去買大的東西 像是車子、房子等等
撇開房租合算買房的總價後 房租大多總額比較高之外
剩下那些原則 目前看起來還是"節省小的 存起來買大的"
把大的錢花光了 還是要從頭存 那幹嘛呢
在省小錢的時候還要斤斤計較 搞得自己一點都不開心 拿那些小的不開心去換一次大的
值不值得這點 見仁見智
根本問題還是習慣的養成 以及"慾望"這點吧
有人要存大錢去買個BMW也不能怪他什麼 這是他看到的點
到底是不是被物慾牽著走?
就如老爹所說的 當花則花 當省則省 但在有想法的時候要分清楚 是需要還是想要
從以前到現在就在思考名牌的價值和意義 品質和價格之間如何取得最佳平衡點
老娘我清楚自己絕對不是做sales的料 當個業務每天衝衝衝 辦不到
當一切和金錢畫上等號 那人與人的互動就會被量化金錢化 這是一些人的生存之道
但不是我的 那樣生活好無聊
其實這樣整理腦袋完以後 又找到自己的金錢觀
雖然不至於買股票投資 但是定存、基金、黃金存摺那些理財觀念已經在慢慢建立了
高利潤總是伴隨著高風險 投資其實也是一場另類的賭博遊戲 不是嗎
可惡好想以後投資的事情直接交給老爸XD 讓他有金錢自主權(可惡那個經濟學名詞我忘了)
讓他成為我的理財專員好了 退休又有事做 感覺好像不錯XDDDDDD
不好意思啊 我從頭到尾都要求自己不能只會念書
然後 功課好並不等於只會念書的笨蛋聰明人 我相信很多人也都不是
不要停留在太久以前的記憶了 以前我也不是
你和我不熟 感謝你的批評與指教 讓我重新整理了腦袋瓜一次
不用去羨慕別人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和想法
整天追著錢跑 或是被債務追著跑都很不開心吧
太多時候都被物化、商業化了
小不小資女孩呢
我有我的思考模式 hey, 只是你看不到=)
- Aug 27 Mon 2012 23:47
小不小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